首页

传统婚俗。。。。。。。

回帖

就这样吧。。。。

2014-06-15 8:56:43,共有17参与回复

楼主

传统婚俗。。。。。。。

婚俗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娃娃亲"特别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了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 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定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斤,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撒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车到达男家时,大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撒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服友。拜完堂即开午饭,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人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富贵双全,永远吉祥。"结婚,仪式大大简化。男方带上红包(内装多少不等的钱),用车去接新娘子。经过一番热闹的媳闹,新娘和女方客人来到男方家里,然后举行"文明婚礼":放鞭炮,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向双方父母,来宾鞠躬,双方家长,来宾讲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送新人入洞房等。大家喜欢在新人介绍恋爱经过时,故意提出一些刁钻古怪、引人发笑的问题让回答,使气氛更加欢乐热烈。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瑞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要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了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

tangyu87

回复时间:2014-06-15 13:03:34

1楼

           

可可

回复时间:2014-06-24 19:02:36

2楼

赞                                

就这样吧。。。。

回复时间:2014-08-25 19:30:31

3楼

           



wang861207

回复时间:2015-07-29 16:47:57

4楼

不错……………………………………………………………

User_00004167

回复时间:2015-11-14 19:01:00

5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0000

回复时间:2015-11-14 19:01:47

6楼

谢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哦。。。。。。。。。。。。。。。。。。。。。。

0000

回复时间:2016-01-20 21:49:59

7楼

谢谢。。。。。。。。。。。。。。。。。。。。。。。。。。。。。

User_00004167

回复时间:2016-01-20 21:51:23

8楼

谢谢,非常感谢。。。。。。。。。。再次感谢很有用。

User_00004167

回复时间:2016-01-20 22:20:46

9楼

谢谢,非常感谢。。。。。。。。。。再次感谢很有用。

愿风载尘

回复时间:2016-04-03 18:23:55

10楼

非常实用的分享,谢谢啦!                

请先登陆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