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会员 UID:2129 积分:5893 发帖:635 回帖:7330
立秋后,暑气渐退,是由热转寒的过渡时期。初秋保健应注意设“三防”——防中暑、防腹泻、防过早进补。初秋饮食以清淡、少辛增酸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和鱼肉、鸡肉、鹅肉等优质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少吃煎、炸类食品,尤其忌食羊肉、狗肉等大补类食物;对脾胃虚寒者,乌鸡、乳鸽等平补食材,搭配土茯苓、桂圆、山药、芡实等药材,是理想的进补药膳。
1.防中暑。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还将持续一个多月。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不宜空腹运动,因为空腹时易中暑;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到阴凉处休息。
2.防腹泻。
盛夏酷暑,人们胃口较差,脾胃功能减弱。进入初秋后,饮食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老
人和小孩。日常饮食需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少吃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淡水鱼生、刺身含较多寄生虫,不提倡吃,可适当吃些深海鱼生。小孩体质较弱,容易感染轮状病毒,一旦出现高烧、腹泻、脱水明显等症状,应及时送医.
3.防过早进补。
民间习俗中有秋季进补贴膘的做法,但初秋进补为时尚早。因为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易引发上火、腹泻等病症,选在中秋后进补较佳。
初秋饮食以清淡、少辛增酸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和鱼肉、鸡肉、鹅肉等优质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多食和胃健脾的膳食,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等;秋燥伤肺,中医认为“酸入肝养肝”,因此宜多吃酸梅、话梅、山楂、橘子、橙子等酸性食物,但是“辛辣伤肺阴”,因此应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此外,可多吃百合、沙参、石斛、银耳、雪梨以及海带排骨汤、绿豆冬瓜汤等生津液的膳食。
总评分: 积分 + 0
普通会员 UID:3228 积分:136
寂寞写在纸上,孤独印在墙边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谢谢啦,辛苦了呢
普通会员 UID:2707 积分:180
实名认证会员 UID:3824 积分:18
很实用的分享,谢谢楼主啦~~~
普通会员 UID:5492 积分:2101
楼主辛苦了,谢谢啊
实名认证会员 UID:4661 积分:200
楼主的分享真心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普通会员 UID:5075 积分:0
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