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4|回复: 27

日常饮食中的医误与自误

 
camel1984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721
积分:-30
发帖:203
回帖:682

微信扫一扫,分享好友圈

日常饮食中的医误与自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08-07 10:59:32

首先是医家有误导。

一是乱开补品。进补虽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但不能一味蛮补。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有些患者并非虚证,何补之由?更何况虚证有阴、阳、气、血的不同,对五脏之虚也应区别而治,虚在何处,程度如何,因人因时而异,绝不是一补了之的事。补不对症,不辨体质,不仅无益,往往适得其反。燥红质者当补其阴津,忌用温燥之物;迟冷质者当壮其元阳,忌用苦寒之物;倦白光质者当补其气血,忌用破气耗血之品;腻滞质者当祛其内湿,忌用养阴留湿之品;晦涩质者当行其气,化其瘀,忌进涩血凝血之物。由此可见,各型体质,各有所宜,各有所忌,误补误泻都将危害身心。

二是见病不见质。现在食疗书和报刊上发表的食疗文章很多,但大多数是辨病不辨质的,如按体质食疗学的原理衡量只是功过各半。如就高血压病而言,多泛泛地介绍可常吃大蒜(辛温、大热)、芹菜(凉)、马兰头(寒)、菊花(凉)、玉兰花(辛温)等。其实,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属寒,有的属热,有的多湿,有的血瘀,有的为夹杂型。根据“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治疗原理,体热应该吃寒性食物,如芹菜、马兰头、菊花;体寒应该吃热性食物,如大蒜、玉兰花等。吃反了,不仅不能降血压,反而会引起其他副作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必须对“质”下药(进食)才是正道。

三是否定忌口。目前在中国,老年人尚知道忌口之说,知道一些常见病该忌什么食物,但不少西医大夫却持否定态度,认为忌口是民间不科学的传说。其实,忌口有理,某些过敏体质当忌食物过敏原,如上所述,热体该忌热性食物,寒体该忌寒性食物,便是忌口重要原理。注意不要误导,因为患者往往是按医生的意见行事的。

其次是患者自误,主要是传统饮食观念及饮食习惯有误区,应尽早纠正。

一是“人生在世,吃点穿点”,“不吃白不吃”。这是“口福至上”论者。古人有言:“人食五味而生,食五味而死。”“五味各有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熏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随心所欲地吃,飞禽走兽,虫鱼蛇鳖,无所不吃。不少文明病是吃出来的。人体有寒热之分,食物有温凉之别,逆其道而行之,岂有不受伤害之理?令人半百而衰,是福是祸,值得细细思量。

二是烹调技术不当,片面追求色香味。脂肪与蛋白质经高温爆、炸、烤、熏之后能人为地发生致癌物质,日积月累可以致癌。不少美食家对此置若罔闻,犹如明知吸烟有害,瘾君子们照吸不误。此非明智之举呀!

三是求美容长寿心切,胡乱进补。中国人向有进补的传统,春夏秋冬都能进补。医生开补药多是好心,自己想长寿也属本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不明药性,二不明自身体质,补药与体质之合与不合,一时难明,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反映出来的,等到反映出来,已悔之晚矣。

   四是火锅与冷饮。《内经》说:“热无灼灼,寒无苍苍。”可今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火锅吃得满头大汗,冰淇淋吃得牙舌发痛,还连声快哉快哉!当然,寒体宜火锅,热体可冷饮,也当因人而异。
米兰活动咨询

总评分: 积分 + 0

大气米兰,筹婚路上的朋友。

guangyu911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2464
积分:34087

#11
发表于 2014-09-23 13:40:02

谢谢亲的分享!很赞哦!      

总评分: 积分 + 0

飞鸟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2498
积分:520

#12
发表于 2014-09-23 14:05:23

中国人向有进补的传统,春夏秋冬都能进补。医生开补药多是好心,自己想长寿也属本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不明药性,二不明自身体质,补药与体质之合与不合,一时难明,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反映出来的,等到反映出来,已悔之晚矣。

总评分: 积分 + 0

飞鸟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2498
积分:520

#13
发表于 2014-09-23 16:18:39

烹调技术不当,片面追求色香味。脂肪与蛋白质经高温爆、炸、烤、熏之后能人为地发生致癌物质,日积月累可以致癌。不少美食家对此置若罔闻,犹如明知吸烟有害,瘾君子们照吸不误。

总评分: 积分 + 0

guangyu911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2464
积分:34087

#14
发表于 2014-10-13 11:31:23

多谢楼主分享呢

楼主总结的很不错呢 学习了呢~~~~


总评分: 积分 + 0

飞鸟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2498
积分:520

#15
发表于 2014-10-13 19:51:39

倦白光质者当补其气血,忌用破气耗血之品;腻滞质者当祛其内湿,忌用养阴留湿之品;晦涩质者当行其气,化其瘀,忌进涩血凝血之物。由此可见,各型体质,各有所宜,各有所忌,误补误泻都将危害身心。

总评分: 积分 + 0

就这样吧。。。。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2095
积分:1650

#16
发表于 2015-01-21 13:47:27

谢谢楼主的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17
发表于 2015-09-13 22:32:19

谢谢楼主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

馨_葉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99
积分:1144

#18
发表于 2015-09-13 22:37:38

~~~~~~~~~~~~~~~~~~~~~~~

总评分: 积分 + 0

0000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4249
积分:29

#19
发表于 2015-12-10 4:57:21

谢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哦。。。。。。。。。。。。。。。。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20
发表于 2016-02-24 0:18:05

不错哦,谢谢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