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这个马年是“两头春”,不能结婚,马年生的孩子运气好……随着马年的到来,各种关于马年的说法充斥着网络。这些说法靠谱吗?对此,扬州的文化学者表示,这些说法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这些都是历法和民俗中的正常现象,与个人生活没有关系。”
说法1
马年生的孩子运气好
小两口被催生压力倍增
2013年9月,市民吕先生和易女士结婚,生个“马宝宝”便被全家人提上了日程。易女士说,本想年纪不大,想过一段时间的二人世界,但因为迫于长辈“马年生宝宝命好,羊年生宝宝命不好”的说法,他们从一结婚就准备怀孕了。
眼见马年到了,易女士还没有怀上,觉得压力特别大。不止她和老公压力大,“身边有不少刚结婚的朋友,这段时间都在积极地备孕,纷纷传来好消息。”易女士说,虽然本身不是特别相信,但是家里老人都这么说,她也只能赶紧怀孕。眼看着所剩时机不多了,夫妻俩急得晚上都失眠了。
说法2
马年“两头春”不能结婚
有情人婚期被一拖再拖
因为含有一个闰九月,长达384天的马年一年内就出现了两个“立春日”。
在西区一家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的童先生,本来和女友商量好今年三四月份结婚,但却因为这个“两头春”而闹了心。每每与女方家长商定日子,他们总是不热心,婚期也就一拖再拖。女友的妈妈说,马年两个立春日寓意“第二春”,这年结婚的很容易离婚,嫁出去的女性要结两次婚。童先生表示,这些传统说法他完全不相信,但家长不同意结婚,这让他们俩犯了难。
“我们俩都二十八九岁了,总不能就为了一个传统说法,把婚事再拖上一年多。”童先生说,去年因为蛇年是“无春年”,当时家里的家长称“无春年”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婚期已经拖延了一年了。
记者邱凌
专家释疑
这些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表示,这些传统说法都是民俗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民俗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与马年有关的这两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与市民的个人生活关系不大。
韦明铧说,一年之内两头春是正常的历法演变所致。“无论是双头春或者是无春年,都是阴历和阳历安排调和的结果,是历法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关于婚嫁吉凶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生肖文化是中国的独特传统。“属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的。”韦明铧说,马是成功的象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属马的人命好,属羊的人命不好”,这种说法也没有依据。而且很多家长选择在马年扎堆生孩子,给孩子上学、考试、就业都会带来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