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5|回复: 17

[人生杂谈] 微光燎原 对于台湾书店的感想

 
风车来了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2444
积分:322
发帖:274
回帖:446

微信扫一扫,分享好友圈

微光燎原   对于台湾书店的感想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06-24 15:53:01

   台湾《文讯》杂志做了一期关于全台独立书店的策划专题,名为“独立书店的儜留与前行”,聚焦了包括新手、旧书柜、时光、三余、桃乐丝、瓦当、南崁1567、晴耕雨读、小小、永乐座、南天、洪雅、田园城市13家颇有特色的独立书店。相对于大型连锁书店及网络书店,这些十分具有台湾味道的小书店在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实在令人惊喜。尤其是在网络书店崛起、图书市场日益衰退的现状之下,台湾独立书店经营者的运营理念及运营方式更值得人们思索。更重要的是,许多台湾独立书店的经营者都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书店的使命就只是卖书吗?

  对一般大陆民众而言,最熟悉的台湾书店莫过于诚品书店。诚品是否会登陆大陆市场,又以何种方式落地,会卖什么不一样的书等问题时常见诸上海文化新闻报端。自一九八九年成立以来,诚品一向以其精致的中产阶层品味吸引大众,但对台湾人来说,“诚品”二字却不只是书店。无论是在台中的绿园道诚品店,还是新兴的台北松烟诚品店,去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整栋名叫“诚品”的百货公司。除了价位偏中高、展店布置更有文创设计风格之外,它在实质上与台湾的新光三越、SOGO百货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台湾的诚品大楼里有卖化妆品、卖鞋、卖衣服,有自己签约的潮牌,也有大量的中档连锁餐厅、酒窖、连锁咖啡,甚至在台北松烟诚品店,还有诚品电影院和酒店。高雄的诚品书店为了方便游客消费,直接凭借通行证就可打折,配搭书以外全馆其他商品满3000元新台币(约600元人民币),也可依惯例在同一栋楼内退税。书籍,只是“诚品”集团运营中极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对于局外人而言,“书”更像是诚品集团一张运作相对成功的文化名片。许多游人到台湾一定要去101大楼的诚品信义店和24小时营业的诚品敦南店,但这与要吃夜市小食、到九份喝茶、到垦丁看海的期待没有什么区别。在某种意义上,“诚品”象征着大陆游客想象中的台湾文艺气息。这种气息弥漫在台湾各种商业区、美食街巷,是游人instagram上加了滤镜的太平洋的风。

  在台湾,唯一能与诚品相提并论的书局还有金石堂。它最让人感到眼熟的一间店,莫过于坐落在东门永康街鼎泰丰总店旁的信义分店。想吃丝瓜小笼包又苦于前面还有数十个号码牌要等候的游人,总可以先到隔壁的金石堂转转打发时间。但金石堂的风格,更像是我们从前见过的“新华书店”,分店多、更新快、实力强。店堂内除了卖书,只兼卖一些文具、教学光碟等文化相关产品,分店倒是渗透至全台各区县。与诚品类似的是,金石堂也会配合出版社举办读书会、签售会或朗读会等文化活动,但出席作家的规格较高,包括一些明星、电影人或是畅销书作家,都乐于在更大、更正式的场合举办自己的新书发表。诚品甚至有自己的讲堂,向公众收费邀请著名作家教授经典文学作品导读或文学写作。类比而言,诚品和金石堂的规模和企图都像大型超市,独立书店则像是杂货铺。大型超市自有杂货铺无法抗衡的优势,但这似乎并不意味着,独立书店就丧失了全部的生存意义。在台湾如果出版社总编辑王思迅看来,台湾所谓的“独立书店”,就是相对于连锁书店产生的名词,“除了表示一种商业弱势的现实,以及不以商业目的为唯一追求外,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理想性、创造性与实验的活力。”

  在台湾独立书店联盟出现以前,台北的小书店就以地界、类型等自呈风貌。李志铭有一本书叫做《半世纪旧书回味:从牯岭街到光华商场》,走访的是五十年台湾“旧书店”变迁。这些旧书店有的是地摊,有的是柜台,有的是地下室……台湾人称的“旧书店”,事实上还兼卖线装书、字画、信笺、古玩,“二手书店”才是我们大陆人口中的“旧书”。但近年又有些重叠,如著名的“旧香居”,就同时卖着二手书和旧书。台湾知名文化人傅月庵也有一本书叫做《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与李志铭的回首书店往事相重叠,都是由台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牯岭街书摊写起,到昔年光华商场的风华凋零。除了这些更具有古玩性质的“旧”书之外,傅月庵也写到了如今台北新生南路、台大公馆附近新近崛起的小书店群像,这些小书店大都新旧书兼卖,并各具特点。师大、台大地区是著名的文教区,台大的巷子里更是深嵌着各种形式的小书店。有的兼卖咖啡,有的兼卖唱片,有的只卖女性主义读物,有的只卖简体字书。

  事实上,早几年上海也常常见到这样风貌的小书店。如复旦周围,就有庆云、大学城、学人、三人行、鹿鸣等等,其他还有诸如一介书屋、季风、万象、左岸、渡口、汉源,在外观上都可以称为与新华书店、博库书城等相对的“独立书店”。但仔细想来,台湾独立书店显然要更有主体意识。如田园城市书店的店主陈炳椮说的,“书店不该把书当成商品在卖,书应该都是店主人自己的延伸。”这就为如今台湾的“独立书店”写下了生动的注脚,他们更想为读者营造“人与书相遇”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卖书。台湾作家骆以军常常在书里提到的“青康藏”书房就是如此,因为坐落于青田街巷,从前许多大学教授都住在那一带。当他们或搬迁,或离开这个世界,青康藏就会不定期出现一批又一批爱书人读过的书。有的有批注,有的有圈读,有的是名人签送给名人,有的是名人赠送给他们。都是历历往事,纸上传奇,儜足翻翻,心里就会泛起波澜。这样的相遇,是亚马逊、博客来绝对体会不到的因缘,又不如孔夫子一样真赝混杂。“青康藏”作为一个小小书房显得秘密太多,更因其架起了因书卷记录的人世岁月,显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来,这也是读书人才能懂得的灵犀。

  就算是微光,爱书的台湾人也相信它们的坚守终会燎原。

  (张怡微,作者系青年作家,台湾政治大学在读博士生)


米兰活动咨询

总评分: 积分 + 0

User_00004167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4167
积分:1023

#11
发表于 2016-04-05 13:18:17

楼主的分享真心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12
发表于 2016-04-05 13:19:08

不错哦                                                          

总评分: 积分 + 0

愿风载尘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5075
积分:0

#13
发表于 2016-04-05 13:19:22

非常实用的分享,谢谢啦!                          

总评分: 积分 + 0

微雨心然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3824
积分:18

#14
发表于 2016-06-01 7:05:40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哦!        

总评分: 积分 + 0

愿风载尘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5075
积分:0

#15
发表于 2016-07-13 11:45:24

非常感谢亲的分享,很实用哦!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16
发表于 2016-07-13 11:46:48

                                               

总评分: 积分 + 0

后羿射日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5492
积分:2101

#17
发表于 2016-07-13 11:46:58

                                               

总评分: 积分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