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国家劳动部门开始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团队对此进 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完成了对“礼仪主持人” 国家职业资格的论证和职业标准的制定,并获准纳入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体系。华东师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全国首个职业礼仪主持人培训班率先开班。经过培训,学员通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考试后,将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礼仪主持人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在上海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5增补本)》 首发式。分类大典2005增补本共收录了包括“礼仪主持人”等77个新职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没有司仪。由此可以预见:“司仪”一称即将消失,“礼仪主持人”将取而代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礼仪活动层出不穷,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 涉外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礼仪主持人。 一些复合型自由职业的礼仪主持职业发展迅速,在庆典活动、展览仪式、婚丧寿庆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均带有民间自娱自乐的色彩,行业发展很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一、绝大多数从业者没有受过必要的专业培训,良莠不齐,培训和就业混乱、行业管理落后等问题日渐突出。礼仪活动数量激增,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 涉外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因此,礼仪主持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如果在国家、一些社会上的大型礼仪庆典活动上来由一个叫“司仪”的来主持,一是不严肃,二是不规范,因为“司仪”在古代是一个官职,而现在毕竟不是官方或国家承认的称谓。 上海, 湖南,江苏, 辽宁,山东等省市的劳动部门陆续开始启动了“礼仪主持人”国家 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礼仪主持人鉴定采取“分级培训、集中鉴定、统一发证”办法,所举行的全部是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凡通过考核鉴定合格者,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发给《国家 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要求,“礼仪主持人”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准入规定。随着职业标准的明确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展开,从业者将持证上岗,并按水平评出不同级别的“礼仪主持人”,适应不同场合层次的礼仪活动的需要;而需求者也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礼仪主持人的水平和价值,使市场形成“透明”的明码标价机制,便于他们“按图索骥”。其次,“礼仪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的展开和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和扩大急需的礼仪主持人才的培训规模,以目前情况来看,如果仅仅依靠婚庆礼仪公司或民间力量来培训培养人才的话,是很难解决问题的,2-3年内也缓解不了市场需求。而统一的标准出台后,就可以使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使实现合理的人才培养机构成为可能,这样才能促使“礼仪主持”人才市场的真正启动。第三,礼仪主持人职业标准的制定,也便于对从业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树立职业形象,让从业者有约束感,这样可以避免 鱼龙混杂,缺乏职业操守、品位不高、低俗无创意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