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及其制品的纯度叫作“成”或者“成色”。 公元前200多年,希腊数学家 阿基米德(Archimdes)便曾为判断一顶皇冠是否纯金做成的而发愁。他在浴盆里洗澡的时候发现了被后人称为"阿基米德比重"定律: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从而证实了国王定做的皇冠是否纯金做成的。 在理论上我们把含量100%的金称为24K;所以计算方法为100/24(括号内为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11887-89规定,每k(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缩写,常写作"k")含金量为4.166666%, 9k=100/24*9=37.5% (375‰) 14k=100/24*14=58.333%(585‰) 为方便标识,把它定在58.5% 18k=100/24*18=75%(750‰) 22k=100/24*22=91.666666%(916‰) 为方便标识,把它定在91.6% 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中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这几种K金含量为首饰的通用规格,国家规定低于9K的黄金首饰不能称之为黄金首饰.。 用文字表达黄金的纯度:有的金首饰上打有文字标记,其规定为: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中国对黄金制品印记和标识牌有规定,一般要求有生产企业代号、材料名称、含量印记等,无印记为不合格产品。国际上也是如此。但对于一些特别细小的制品也允许不打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