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夫妻双方某一方的单位领导
大婚当天一般来说夫妻双方都会邀请自己的领导前来参加自己的婚宴(自己做生意开店,不在单位上班,不用去坐班的同学除外),邀请领导来却单单只是与同事坐在一起,吃吃饭喝喝酒,未免太过可惜,浪费了领导的演讲才能,不如让领导上台发发言,不要浪费~~哈哈
优点:
1、 领导大多演讲经验丰富,这点不用说,相信在单位上班的JMS都知道,而且是领导越大,演讲经验越丰富,说起来那真是滔滔不绝,犹如绵绵江水。楼主的GG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曾经有次楼主打电话给GG,GG说正在出席某领导主持的会议,过了半小时,楼主再打电话给GG,GG说领导讲的正hight,没有结束的感觉呢,身为领导,演讲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2、 领导出席独立台上演讲场面肯定比我等普通群众机会要多,站在台上台风比较稳重。
3、 领导不会怯场,这点不用解释了,领导经历多了,上台演讲犹如家常便饭。
4、 无需事先准备证婚词,也无需证婚时上台拿着稿子念,即便领导临场发挥也有话可说,不用担心领导讲话卡壳或者词穷。
5、 自己结婚,邀请单位领导做自己婚姻的证婚人,担当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可以表示对领导的尊敬。
6、 可以拉近与领导之间的距离,无形中显得亲切。
缺点:
1、 领导不一定会愿意参加,愿意参加的也不一定是大领导。
2、 也许会让自己单位同事觉得是在拍领导马屁,会让新人有拍马屁之嫌,显得比较尴尬。
3、 夫妻双方的领导是都选或者是只选其一,都选的话就是两个证婚人,选一个的话难免会让另一方觉得厚此薄彼,是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个人建议:
大部分证婚人基本都是新人单位的领导,比较常见。如果与单位领导常见面且较为熟悉,可以邀请领导作为证婚人,如果与领导不常见面或者不是很熟,冒昧邀请有可能会尴尬。
二、 夫妻双方的媒人
所谓媒人,并不是单单指两人通过相亲认识,介绍两人相亲的那个人,也可以指通过某一个人导致俩人认识的人,甚至有可能是双方认识所在店面的主人或者接待员。
优点:
1、 对夫妻双方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见证了双方第一次认识的情景。
2、 证婚人见证了从相识到结婚的每一个阶段,可讲内容比较多,不会显得无话可讲或只讲套话。
3、 相较于领导来说,邀请起来比较方便,也乐意参加。
缺点:
1、 不一定每对新人都有这样的媒人,如果新人双方是同学或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邻居,就不会有这样介绍或见证双发认识的人
2、 此类证婚人可能并不适合在台面上说话,因为平时经历的这种公开场合讲话的机会比较小,有可能会怯场、紧张,讲话结巴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3、 有可能家里长辈会觉得请媒人或见证新人双方认识的人做证婚人不够镇的住场面,可能会HOLD不住。
个人建议:
选择此类人作为自己婚宴当晚的证婚人,相较于领导而言,比较好邀请,同时也很有意义,但是如果家中长辈不同意或者该待选证婚人可能会出现怯场等情况,还是慎重选择为好。
三、 身边亲朋好友中位高权重的人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可能是家中亲戚,或者新人父母交际圈中朋友等,他们要么具有一定的权力,要么具有一定的资产,亦或者是某处官员。有时候,新人也会选择这样的亲朋好友作为自己婚宴当晚的证婚人。
优点:
1、 这些人大多比较有说官话、说套话和说好话的经验,对于这种场面的这种发言可以信手拈来,不用担心拿着话筒紧张的说不出话来等尴尬场景出现。
2、 请他们做证婚人在面上比较好看,在排场上比较大,可以提升整场婚宴的档次。
3、 是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所有大多不会拒绝。
4、 因为是亲朋好友,所以对自己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在证婚这方面有话可说。
5、 这些人大多见惯此类场面,对流程和发言长度、时间的掌控比较容易掌握,对场面的掌控也驾轻就熟,不用担心讲话时间太长。楼主曾经陪GG参加过公司同事的婚宴,当时请的是GG同事的领导作为证婚人,但是该领导致证婚词的时候,虽说讲话洋洋洒洒,完全不怯场,但是致辞时间太长,本来婚宴开席就略微偏晚了一点,再加上该领导拿着话筒不放,洋洋洒洒一大篇将新人从上夸到下,从内夸到外,众多酒席中很多宾客已经忍受不了饥肠辘辘的肚子,不等证婚词说完就开席了,场面略显奇怪。
缺点:
1、 虽说是家中亲朋好友,会让人觉得请证婚人要么找有钱的,要么找当官的,有趋炎附势之嫌。
2、 也许会让极个别人觉得新人在显摆,如果身边不为五斗米折腰,视权贵如粪土的这样的朋友比较多,会让这些朋友产生厌恶之感。假如已经定了这类人作为自己婚宴的证婚人,那么这些朋友不请不好,请了可能也不好,筛选起来比较麻烦,也很容易得罪人。
3、 因为目前社会风气,仇富或者仇权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这类人有可能想要为人处世比较低调,不愿意参与。
个人建议:
身边如果有此类的亲朋好友,同时身边也没有会对权贵人士厌恶的朋友,可以邀请此类亲朋好友作为证婚人,毕竟无形中可以提升婚宴的档次,也许也会给父母脸上增光。
四、 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
如果家族比较大,且族人之间的联系比较频繁则可根据当地风俗与家族习惯选择合适的人作为证婚人。楼主家GG单位有位同事去年过年与女朋友一起回家的时候,就是按照家乡习俗邀请家族中一位辈分最高的老人作为自己婚宴的证婚人的。
优点:
1、 家中长辈或老人较为德高望重,在家族地位比较高,说话较有分量。
2、 因为是当地风俗或家族习惯,该类长辈大多不会拒绝。
3、 不会发生候选人较多而无法抉择的难题,因为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到两位。
4、 该类老人大多经常参与此类活动,对于自己所需发言的内容较为轻车熟路。
缺点:
1、 该类老人被邀请的频率较高,有可能档期不好安排,有可能因此延误婚期。还是上面说到的楼主家GG单位同事邀请的那位家族中辈分最高的老人,因为基本上只要是婚宴,GG同事的亲戚都会邀请该老人去担当证婚人, GG同事原来打算去年国庆回家完婚的,因为该老人早就已经被国庆期间各种婚宴所邀请,最终导致婚期延期,直到过年回家,该老人有空才办完婚事。
2、 该类老人大多岁数较大,不宜长途颠簸。
3、 由于是族中长辈,有可能不会说普通话,如果在邀请宾客中有非当地人或非家族中人,宾客听证婚人致证婚词的时候,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个人建议:
如果选择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最为证婚人,一方面体现了新人对长辈的尊重,同时德高望重的老人受人尊敬,也长寿,暗含白头偕老的意思,寓意也是十分好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