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6|回复: 9

上海结婚习俗…~…~……~~………~………~~

 
wang861207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3753
积分:38030
发帖:5075
回帖:25182

微信扫一扫,分享好友圈

上海结婚习俗…~…~……~~………~………~~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3:41:20

结婚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保留了多少,又具备哪些独特的结婚习俗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的结婚习俗到底有哪些吧。


上海有哪些结婚习俗
现代上海有哪些结婚习俗


一、传统的上海结婚习俗

1、旧时上海女子有休夫权利

早在清末,上海便流行留一种"通脚"的习俗:男女经媒人介绍定亲后,为了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家境,在正式结婚之前,姑娘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第一次去拜见未来的公婆、长辈和丈夫。从此以后,姑娘便可以随时去婆家(但不能过夜)。起初,这种婚俗仅限于浦西,而且只有女方才拥有这权力,谓之"女通脚",又称"过门妇女"。后来,随着浦西又出现"男通脚",这种风俗也传到了浦东。象这种婚前可相互见面(而且出女方处主动地位)的习俗,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别地是难以做到的。这种"通脚"风俗给了妇女一点选择的余地。如果他们在串门时感到对方的家境、相貌以及道德品行等不满意的地方,便有赖婚和退媒的举动了。

2、解放前就流行“姐弟恋”

解放前,浦东人结婚,习惯上新娘比新郎要大几岁,当地称其为"大娘子婚姻"。它不同于"二十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的童养媳制度,而是指男子到婚龄时,娶的女子年岁要比自己稍大,故有"女大三,屋脊坍","女大四,头触制"。"女大七,哭泣泣"等说法,而历代有文献记载的婚姻年龄规定也都是男大于女。而浦东人却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以前男女成婚早,女大男的几岁,要懂事体一些。即俗话所说:"长嫂当母,长妻当姐"。很明显,其目的无非是让女方多操持家务。关于这点,上海县的七宝镇便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在那里,当家人都是妇女而很少是男子。更有甚者,在旧上海部分地区有女无子的人家,为了养老送终,不绝香火,必须招婿入赘。这种婚姻习俗本不稀奇,别地也多见,但奇怪的是这儿女婿入赘后,必须为妻姓,生育的子女则更不用说要沿袭母亲的姓氏,成为女姓家族的成员。这对男方来说,其身份还不如出嫁的女子,因为后者还能保其本姓。

3、一场婚礼宴客要几天

第一天是女方家请客,摆了20多桌酒席。这天,男方家派人来取嫁妆,嫁妆包括彩电、音响、空调、冰箱、助动车等,共动用了3辆货车、4辆小轿车,运输“车队”浩浩荡荡,引来围观者无数。

第二天是男方家摆酒席,中午和晚上共有44桌酒席。上午九点钟,老付他们就跟随迎亲队伍出发了。11点多,新娘换好衣服离开娘家,清音班提前奏起了《欢乐歌》、《小六板》等丝竹曲子。来到男方家,摆上香案,点起花烛,就开始举行仪式:首先,在丝竹乐声中,男女傧相、新郎新娘、主婚人、来宾等依次入座;证婚人宣读证书之后,新人拜天地、拜父母、相互对拜,并饮交杯酒;接下来,亲朋们观看戏曲表演。而后,将新人送入洞房,满座宾客才开始吃饭,此时已是下午一两点。

4、诸多名目

南汇一位认真编写地方志的老唐,叙述起了本地的一些旧婚俗。他说,夙昔南汇各地方成亲的样式繁杂,主要有打铺盖、提箱、哭出嫁、拿妆奁、挽手进洞房、吵新房、回门、满月等。 打铺盖成亲前一天,新娘的红绿被头缝好后,用一匹土布把被子、枕头等扎成铺盖。多的十几条、几十条,称“被山”。

提箱准备好箱橱以后,怙恃把给女儿的被头、土布、衣裳等递给新娘的阿哥阿嫂,由阿哥阿嫂一件件插进箱橱里。

哭出嫁提箱时,母女饮泣哭泣,母亲哭的是辛劳养育的珍宝女儿要摆脱家门,女儿哭的意思是谢谢爷娘养育之恩等。

拿妆奁成亲前一天或当天,男方到女方来拿妆奁,取妆奁的人务必要等女方家请他们才干进门,然后燃放鞭炮,发送妆奁。拿妆奁的人务必朝东或朝南目标走,半途上不及转首,也不及停下来,并且要兜远路给人看,叫"兜青龙"。

回门成亲第3天,新娘回外家望爷娘,叫三朝回门,新郎备了礼品,陪伴前去。但入夜前,新娘务必趁早回婆家。

满月成亲后第4天,叫小满月,新娘依然回外家,当天回婆家。过了数天,外家兄弟到男方家约请,新婚鸳侣回外家,叫大满月,新郎务必当天回家,新娘住上几天后由新郎接回家。离外家沿途红伞到夫家,所谓到处农村到处例,中国差异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节式时,也别有其特殊的嫁娶习俗。固然局部有兴趣的古代礼节已因文雅成长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这些迂腐兴趣的婚礼习俗仍甚具阅读代价。如果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差异籍贯,也可借此机遇, 一窥他故乡一些特别、兴趣的嫁娶仪式。

上海古时的民俗至极注重古代,繁复的六礼节式,包罗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及迎亲也按足古代管事,小心翼翼,由于旧时年轻男女并无自由晤面及爱情的机遇,由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时期都有赖媒妁当中间人,联系男,女两家及协办婚礼节式,因此迎亲后必然要给媒妁奉上媒妁利是,以报答其推进姻缘之恩。

在旧时的村落里,不是通盘人家都能包袱为新娘子做裙衫的经济包袱,因此不少村落女士出嫁时,都邑身穿赤色长衫或大红套装,庖代裙衫。

新郎出门前,都要先在外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期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生存的愿望。在送嫁的进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怙恃双全,与丈夫亲善而有子女者)的女性父老,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卫她不受妖邪侵犯。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肩舆后,便要立刻更调新鞋,表现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工具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存托付于丈夫手上。

若是女家无设席款待亲朋,又或发出约请时有所遗漏,过后要向这些亲朋派喜糖(即印有"喜"字样或赤色包装的糖果)庖代,以斧正式知照大家女儿已出嫁。


米兰活动咨询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1
发表于 2016-01-05 19:09:25

不错哦,谢谢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

maomi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159
积分:699

#2
发表于 2016-03-20 22:00:26

辛苦了,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

User_00004167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4167
积分:1023

#3
发表于 2016-03-20 22:01:35

楼主的分享真心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

crinoid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2824
积分:40

#4
发表于 2016-05-16 20:42:00

感谢楼主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

zy890723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602
积分:10

#5
发表于 2016-05-16 21:05:26

谢谢楼主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0

且行且珍惜

微雨心然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3824
积分:18

#6
发表于 2016-07-01 17:25:24

非常感谢亲的分享,很实用哦!              

总评分: 积分 + 0

User_00004661的头像

实名认证会员
UID:4661
积分:200

#7
发表于 2016-07-01 17:25:45

楼主的分享真心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

后羿射日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5492
积分:2101

#8
发表于 2016-08-13 5:51:04


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

anyi的头像

普通会员
UID:12424
积分:51

#9
发表于 2016-08-13 5:51:16


谢谢                                                

总评分: 积分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