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据说起源于日本,在明治时代后期,有大量的日本人到美国等地”洋插队”,这些人多半是身强力壮的单身汉。因为当时明治明确禁止日本人与西洋人结婚,于是这些单身汉只好通过家乡的朋友介绍,用信件方式照对象了。而女方往往急于攀上这门海外姻缘,于是让相亲照片尽量突出优点,掩饰缺点,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而这种奇特的婚姻,在历史上则被称为“照片婚姻”。 有趣的是,美国在这方面还曾推波助澜。1908年,日美签署“绅士条约”,承认“照片婚姻”,允许日本新娘入境。然而,大概是照片上的日本新娘长的太相识了,不久就修改了这一条约,规定“照片新娘”必须于入境处和新郎举办婚礼,由美国牧师带着宣誓,拍照留念。这样的照片传回故里,成为新娘家炫耀的资本,并逐渐流行起啦。
而我国的婚纱照经过了上百年的历史。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装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新郎穿黑色礼服、戴黑色领结,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前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当流行变成时尚,婚纱照也就成为了爱情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