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街头流行两种水果,一是菠萝蜜。小贩们在路边随意摆一台子,现场开蜜,实时打包。
村妇第一次吃菠萝蜜是在泰国,彼时初出江湖,胃还不像如今这样千锤百炼。结果被吃伤了,从此见蜜就躲。
好在还有另外一种类似的水果叫做榴莲,那个本妇倒是爱的不得了。
如此坚强独特无所不包的胃到了鼓浪屿就只能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了
另外一种就是她了——莲雾。10块钱三串,一串三颗。外表讨喜,味道嘛,谁吃谁知道。
鼓浪屿的小吃江湖水很深,非得论资排辈,头一把交椅必须由土笋冻来坐。
土笋冻的主原料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海星虫,通俗叫法是“黑土蚯”,闽南当地人管它叫沙虫,看上去有干笋之形,大概这就是名字“土笋”的来源了。土笋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富含胶质,身长二、三寸,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后,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经熬煮后其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凝结而成,肉清,味美甘鲜。吃时配上芥末、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酱等,清爽滑嫩。
据说土笋冻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偶尔发明的。所以,这不仅是美容上品,还是英雄食物哦。
二当家的位置自然要留给鱼丸。
鼓浪屿岛上鱼丸泛滥,几乎任何一家餐厅都能找到她的身影,但正宗的只有两家,一家是泉州路54号开在旧庭院里的林记鱼丸汤,另一家是龙头路 183号的龙头鱼丸,两家店一般都在晚上7点钟前关门谢客。林家鱼丸保留了最早的鼓浪屿鱼丸特色,用鲨鱼肉纯手工打造,外皮Q而香,内里的肉馅清甜而无油腻感。
第三把交椅当属金包银。
沙茶面,一碗面里有很多很多种配料,关键在于沙茶酱,我俩中某人不喜。
岛上价格非常统一,一律卖三块一个。
五香也是鼓浪屿美食,豆腐皮裹着馅料经油炸而成,外脆里嫩,一定要趁热吃。
鼓浪屿上有很多“古早”味的东西,包括棒冰。
村妇要了一支洛神花的棒冰,边啃边问老板,何谓“古早”。
老板说:就是古时候的意思。
古早味,旧日时光的味道。
怎么样看到这样的鼓浪屿美食,是不是流口水了呢?吃货们,快快行动吧!(
|